面對當前的市場經濟環境,有的人說拼質量、有的人說拼服務,而對于我們機械設備生產廠家來說實際上就再拼價格,經常上網找廠家廠找產品的人都可以看到關于負壓風機產品全球的報價,從2200元到3600元不等,更有些廠家打出免費送貨安裝,如果按照2200的價格,除去送貨費、安裝人工費價格也就只剩下1800元左右了,同行業懂的人都知道現在原材料上漲,人工費上漲,這些費用無不從產品利潤里扣除,如果加上日后的產品維修服務開支,最后在算一算有可能是保本,對于安裝一兩臺負壓風機通風的廠家來說,這張單可能是本都保不住,這一事實狀況對于廠家真是苦不堪言,更有同行業人事調侃“長此拼價格下去負壓風機廠家傷不起,”這句話雖即道出了廠家們的心聲,但是改變不了的是市場,是用戶的需求和選擇。
我國人口眾多,當前經濟環境又復雜多變,在這樣背景下,中國人買東西往往更看重的是產品價格。像上一次去一個老客戶那里送一些新的產品資料,這家客戶是以經營部形式開設在一條國道邊,主要經營的產品是負壓風機,他們一直從我們這里拿貨。我去了在那里坐的有半個小時,就有兩家自稱為是生產負壓風機廠家的業務員跑去發資料,我沒有帶廠牌坐在旁邊聽他們向客戶宣傳自己公司的產品,他們宣傳自己的產品價格的同時潛意識讓客戶知道他們的價格低,優惠多,客戶可能感覺我們是合作長時間的朋友關系了,聊的時間太長怕我沒有面子,就隨即說“你們留個報價在這里吧,下次我有需要再聯系你們”,兩個業務員都是這樣被客戶給回絕,都只留了下了公司產品的報價。我當時坐在那里明顯感覺客戶對他們的報價很感興趣,可能出于情面客戶并沒有跟我談此兩家的產品話題,從客戶那里離開后,我就在想價格真的是用戶的首選嗎?在過了一個多月,我的這位合作了兩年的朋友拿貨忽然就淡了下來,我沒有打電話給他,在向他宣傳我司的負壓風機產品及同其他公司產品質量更好施工更完善,過的有兩個多月的一個下午,我接到了他的電話,他說讓讓們公司廠里的維修工跟他一起去他的客戶那里維修一下,維修費、人工費開支他出,順便帶上一些負壓風機配件,面對這位老朋友提出的請求,我隨即安排了我司的安裝人員一同前往。不到三個小時我們的工作人員就回來了,在簽單上邊金額是550元,維修工小張說“我們今天去維修的負壓風不是我們廠生產的,是其他什么牌子的,不過名稱都已經掉了,看不清楚。”我猜想一定是上次價格比較便宜的廠家供給的,如果按如今這樣算下去,這張單他應該是虧本的。
如果當初那位客戶不貪一時便宜,更注重一下產品質量及公司維修售后服務,這樣的事情完全可以避免。作為生產廠家我們不知道用什么樣的方式,讓客戶們在選購時真正注重產品質量和服務,不然傷不起的不單僅僅是廠家也會是客戶自己。